趙啟正:食品犯罪可處死刑是威懾企業無誠信必滅亡
2011年03月03日10:21:44 來源:北京晨報
昨天下午,國內政協十一屆四次會議在人民大會堂召開首場新聞發布會。大會新聞發言人趙啟正針對社會關注的食品**、推進公務員財產公開、“網絡**”、教育體制改革等熱點話題回答了記者提問。在1個多小時的時間里,趙啟正常用生動的比喻表明自己的觀點。談到食品**問題時,他表示,少數不法“奸商”必然受到法律打擊,無誠信的企業必將滅亡。
語錄
‘效率就是生命’是對的,但‘誠信就是生命’這一條更重要,也就是,(食品生產企業中)無誠信者必亡。
網絡**可能左右輿論,誤導受眾,甚至影響政府決策,值得注意與警惕。
如果中國所有大學的招生方法和教材趨于一致,那就有點像在車間里用模具來生產某一個零件,太一致了。
食品犯罪可處死刑是威懾
有記者提問,近年來我國食品**問題相對突出,從牛奶、面條,再到雞蛋、大米等等,涵蓋面相對來說比較廣,給人民群眾帶來了一定的恐慌,甚至給某些產業帶來影響,老百姓都希望盡快實現“吃得放心”的愿望。
趙啟正表示,*近國內人民代表大會關于《刑法》的修正,廢除了十幾種死刑罪,但是增加了食品犯罪,*嚴厲的可處死刑。說明中國政府及各部門越來越重視食品**,并且在法律層面上更加嚴厲。
趙啟正指出,食品**犯罪可以判處死刑是一種威懾,相關部門也正在加快完善配套法規,加大執法力度。但總會有少數的不講誠信,甚至喪盡天良、不懼怕法律的食品方面的“奸商”,還需要強大的輿論監督。
逐步推進公務員財產透明
有記者提問,大會期間會不會有委員提案要求官員公開財產和財富的信息。
趙啟正表示,中國公務員接近一千萬人,還有相當于公務員的企業或事業單位。現在已經實行了領導干部報告個人有關事項的規定。公務員要向自己的機構報告收入、房產、投資等情況,還要報告家屬情況,就是配偶和孩子是否僑居國外等。政協委員們希望今后要繼續加強調查研究,逐步使這些規定更加完善和配套,從而加強監督的力量。
限購令限車令新提案正整理
有記者提問,目前各地為了解決高房價和交通擁堵出臺了一些限購令、限車令,有支持也有質疑。請問國內政協有沒有收到這方面的提案。趙啟正解釋說,關于限購令和限車令,新提案正在整理中。趙啟正認為,各地人口不同,人口發展趨勢不同,地價和房價不同,道路不同,汽車多少不同,因此,很難有統一的限車令、限購令。
警惕“網絡**”制造假民意
針對社會上越來越受關注的“網絡**”、“網絡推手”問題,趙啟正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他說,到去年年底,中國網民是4.57億,廣大網民利用網絡進行交流,表達觀點,參與政治,網絡民意的影響也越來越大。但有些人隱身于普通網民中間發帖留言,其背后有機構利益。因此,有時制造假民意,目的是左右輿論,誤導受眾,甚至影響政府決策,值得注意與警惕。
趙啟正表示,政協委員們認為,“網絡**”或“網絡推手”現象,實際上是一種營銷手段,對此我們國家的法律還缺少有關界定和可操作的程序。今年,已經有政協委員提出這方面提案。
文理分科過早致知識不完整
談到教育問題,趙啟正表示,自主招生是一種試驗,多數學校認為有合理性。
趙啟正同時指出,中學教育改革也很重要。很多中學分理科和文科,高中畢業的學生上大學之后,就沒有機會再去學另外方面的知識了。例如一個在大學上理工科的學生,他的文科基礎就是中學那一段時間,過早地分科,使這些學生一生的文科基礎薄弱,這對一生知識的完整將造成很大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