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元酸奶被曝食后嚴重腹瀉 冷鏈管理遭質疑
日前,消費者程女士投訴稱,其購買的三元酸奶食用后,出現了嚴重的腹瀉癥狀,為此對三元酸奶質量產生了質疑。 作為老牌乳品加工企業,“三元”系列產品在北京乳制品市場一直具有不小的影響力。其“現代化冷鏈配送”、“保證乳品在任何環節的*****性”等品牌理念也早已深入人心。然而,這樣一家企業生產的酸奶,緣何會變質呢?記者進行了深入的調查。
三名食者同時腹瀉
2012年7月5日,消費者程女士在超市購買了10杯三元(美味坊)酸奶,其產品上的生產日期為2012年7月3日。但是,當天程女士及家人打開包裝準備食用的時候,卻聞到一股奇怪的、令人非常不愉快的氣味。小心品嘗一些之后,大家均感覺酸奶的味道與過去買到的都不一樣,有一種難以忍受的異味,讓程女士及家人感覺非常惡心,就不敢再繼續食用了。
更沒有想到的是,就在食用了酸奶后不久,當天下午,程女士的丈夫和姐姐都不同程度地出現了腹瀉的癥狀,而程女士的姐姐由于食用相對多一些,出現了4次連續的腹瀉癥狀,直至晚上服用**藥后,腹瀉的癥狀才有所減輕。
為了了解購買的產品是否存在質量問題,當天下午,程女士按照包裝上的聯系方式,試圖與生產商北京三元方面進行溝通,但始終無法與三元方面取得聯系。程女士隨后投訴。
三元確認存在異味
在采訪中,程女士表示,她和家人一直都是三元產品的消費者,也一直很信賴三元的品質、品牌,然而這次消費經歷卻讓他們傷透了心,不單單是產品質量的問題,三元方面的態度也讓他們非常失望,現在他們希望與三元取得聯系,并希望三元集團做出合理的解釋。
接到消費者的投訴后,記者和程女士又分別同三元方面進行了聯系,在7月9日,三元集團市場部的馮女士和售后部門的馬女士來到了程女士的家里,在品嘗了疑似問題產品后表示,可能與正常產品存在一定的差別,但不同意認定該產品為不合格產品,進而提出愿意對消費者進行雙倍賠償,并予以口頭道歉。但程女士及家人沒有接受,表示堅持弄清事情真相。
隨后,三元市場部的馮女士和馬女士一起來到了程女士購買酸奶的超市發現,酸奶是被放置在10°左右的環境中,三元方面推測,可能是因為在運輸、銷售環節的保存不當,造成了酸奶產生了“風味差異”。
冷鏈“潛規則”:睜一只眼閉一只眼
記者隨即就三元低溫產品的運輸和銷售采訪了三元市場部的馮女士和馬女士,他們表示,因為三元方面的運輸都是外包給第三方的物流公司的,三元無法保證每一次運輸或每一件商品都能按照國家相關標準來運輸和保存。
然而,令記者沒有想到的是,在隨后幾天與三元集團的溝通中,三元公司員工又改口稱物流方面為三元公司下屬的子公司,這樣前后矛盾的說法讓消費者和記者感到疑惑。
專家表示,在正常條件下,在脫離冷鏈的情況下酸奶中的活性乳酸菌會快速的繁殖直至死亡,這樣不僅會降低酸奶的營養價值,同時也會導致其他有害菌的繁殖,存在對人身心健康造成不利影響的可能。
一名在乳制品企業從事生產工作多年的技術人員告訴記者:“按照酸奶行業運輸標準,低溫乳制品要求在0—6℃的條件下運輸和儲存,這樣才能保證酸奶的營養價值和**性。”
此外,記者還了解到,從奶牛產奶到工廠生產加工屬于“前冷鏈”,出了廠房直至到達消費者手中,這一過程屬于“后冷鏈”。據物流方面的工作人員說,一般情況下酸奶從生產企業到達超市的流通環節至少需要2天,在這期間,一些物流方或者小批發商沒有冷藏設備,而生產方盡管會做出提醒,但是為了保證自己的利益也會“睜一只眼閉一只眼”。這在冷藏品行業是個普遍現象,就是潛規則,所有的廠商都是如此。
消費者質疑,三元“做賊心虛”
就消費者和企業雙方未達成和解的原因,程女士的丈夫董先生對記者表示:“既然三元方面認定他們的產品是合格產品,那為什么會愿意雙倍賠償呢?這不是做賊心虛嗎?消費者本身就是弱勢群體,我不知道有多少個像我一樣的消費者在購買到這樣的產品后而無處申冤,我們消費者要的不僅僅是多幾袋酸奶,而是一個**、放心的飲食環境。三元作為人民大會堂的提供產品都出現這樣的問題,我們不知道還有多少讓人不放心的食品已經被我們消費者食用了。”
據了解,對酸奶的冷鏈脫節情況,消費者的確知道得很少。有關專家表示,新鮮的好酸奶由于活性乳酸菌的大量存在,其他病菌很難插足,但是冷鏈脫節,酸奶在保質期內也會變質。冷鏈脫節時間短時,活性乳酸菌死亡,酸奶酸度增加,對人的身體不會造成很大影響,即使口味有變化,許多消費者還覺得就是這個味。有的人不懂,喝了變質的酸奶后拉肚子,只認為自己不適宜喝酸奶。所以,專家建議消費者一定要關注酸奶的冷鏈保存問題,在選擇酸奶時一定要選擇新鮮的、能保證在冷鏈條件下銷售的、含有活性乳酸菌的酸奶。
與此同時,專家還指出,一般情況下,酸奶的保質期為7到14天不等,這全完取決于產品中添加劑的使用情況。如果消費者購買的產品是在保質期之內而出現問題的話,生產企業應**時間出面解決問題,這是一個合格企業必須應盡的責任與義務,這同樣也是一個良心企業的道德底線。不能把第三方物流和銷售終端出現的問題推卸給消費者,畢竟消費者不可能全程監控整個物流過程,而生產企業卻有責任進行相關的監督和管理。因此專家呼吁:“希望乳品企業能夠負起責任來,嚴把流通環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