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五月迎來展會熱潮,單是五月13日-15日上海新國際博覽中心就同期同場地舉行三場展會,分別是SIAL China 2014 第十五屆中國國際食品和飲料展覽會(以下簡稱食品飲料展)、第十四屆上海國際包裝和食品加工技術展(包裝和食品機械展)、2014第十七屆中國國際焙烤展覽會(烘培展)。
五月迎來展會熱潮,單是五月13日-15日上海新國際博覽中心就同期同場地舉行三場展會,分別是SIAL China 2014 第十五屆中國國際食品和飲料展覽會(以下簡稱食品飲料展)、第十四屆上海國際包裝和食品加工技術展(包裝和食品機械展)、2014第十七屆中國國際焙烤展覽會(烘培展)。這三個同時同期舉行的展會不僅是為參展企業提供了展示產品的舞臺,同時也為進場的觀眾帶來了一份值得期待的視覺盛宴。據了解,本次三個展會共吸引了2000余家企業參展,可見對未來的食品機械等相關領域的發展企業還是充滿期待。
展會經濟具有客流、信息流、資金流等高度集中的優勢,不僅可以高效推廣企業產品,提高知名度,還能為企業提供技術與服務的機會。因此,企業更應扎實做好展會營銷,讓企業的生存和發展在展會經濟這個平臺上求得突破。

五月展會聚集 各展商群雄逐鹿
展會經濟具有較大的產業帶動效益,對參與展會營銷的企業來說,作用難以估量,企業的產品不僅能在展會上得到充分展示,進一步提升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譽度,而且通過積極的展會營銷,能給企業帶來訂單,為企業換取豐厚的經濟效益。
一是獲得資源優勢。發展展會經濟意味著各個行業可以在這塊效益巨大的展示平臺上,使參與企業的產品、技術、生產、營銷等諸多方面得到開放的比較優勢,減少國內資源的機會成本,增強舉辦地和參與企業的綜合競爭能力。
二是借力實現更大發展。在會展經濟繁榮的華東地區,上海的基礎設施條件*好、商務信息*為快捷、外商光臨頻率*高。
三是提升支持力度。除了金融、保險、運輸之外,展會是一項促進當地服務業發展的主要產業之一。由于大型和專業性展會往往是產品或技術市場占有率及贏利前景的晴雨表,金融合作機構也往往會根據展會**線的**反應來決定相關的融資力度,因此,這些方面的支持力度,對參與會展營銷的企業來說,是有助于產品銷售和可持續發展的大好機遇。
改革開放初期,當中國的資訊還處在十分閉塞的情況下,展會幫助中國企業打開了與世界溝通的渠道。大量展會不僅讓大量的國外客商采購到了物美價廉的中國的產品,同時也讓許多的中國企業開拓了眼界,捕捉到了商機,創造了一大批的民營企業家。二十年過去了,在非大眾消費品企業中,展會仍是企業一個非常重要的營銷工具。此次參展企業增多,實際上也代表食品機械設備相關企業實力的增強。
與來自原配料,食品生產廠家、食品加工機械、包裝設備與材料等2000余家廠商的專業人員探討市場商機。面對面的形式更能清楚的了解產品,同時,可以進行多方位的比較找到*合適的產品,是進一步了解市場的*好機會和途徑。同期舉辦各大專項研討會,邀請國內外權威專家學者就*新的食品和食品機械的相關問題和行業發展方向及*新技術分享專業見解及*新行業趨勢。
據不完全統計,2013年我國食品和包裝機械行業完成工業總產值2920億元,同比增長16.80%,超過國內機械工業當年增長率。與此同時,規模以上企業增長速度均為18%以上,為拉動食品和包裝機械行業健康運行發揮了重要作用。其中,食品機械工業產值為1372億元,同比增長19.3%,包裝機械工業產值為1547億元,同比增長14.6%。
據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預計,從2011年到2015年,中國食品加工和包裝機械業總產值有望突破6000億元人民幣,每年平均增速維持在16%的水平,由此可見,食品機械市場發展前景廣闊。那么,企業如何抓住先機以爭奪更大市場份額,生產適合市場需求的產品成為很多行業企業的應對之策。
根據目前我國的經濟發展來看,在未來幾年中我國各行業發展都將會向著世界先進水平靠攏,跟上時代的腳步,促進國內經濟更強大,這也必將刺激市場消費,加大食品以及食品機械設備的市場需求,加快**步伐,以高效、節能、環保型的包裝機來跟上市場需求改善行業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