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借鑒“第三方”理念 讓牛奶更**
據新華社報道,9月22日,一場關于中荷乳品產業鏈**的研討會在荷蘭舉行。來自荷蘭***企**菲仕蘭公司的質監專家介紹了荷蘭“從牧場到餐桌”的乳業監管模式。令中方專家印象深刻的是,荷蘭人把監管重點放在源頭,并通過購買第三方的專業服務,對乳業鏈進行全過程的監控。
近年來,嬰幼兒奶粉海外代購風潮涌動。盡管中乳協多次表示,中國嬰幼兒乳粉標準已屬世界*嚴,但老百姓還是相信,外國月亮更圓,外國奶粉更**。中國不是缺少監管,也不是監管技術不夠,而是監管的方式、方法錯位。中國正在成長為全球*大的乳制品市場,乳業是時候再次反思反省,并借鑒荷蘭經驗,找到出路。
筆者今年3月曾前往荷蘭調研,當地乳業把監管重心放在奶源,要求奶農要保障牛舍牧場環境,每年有120天戶外放牧、飼料和飲水必須上等。荷蘭人相信,只有健康的奶牛,才有健康的牛奶。監管不能停留在終端,僅強調成品抽檢是不夠的,畢竟成品不能做到100%的檢測,其監管也只能是滯后的。
在荷蘭,牛奶的質量監控一環扣一環,早早從奶牛身上就開始了。奶牛不僅注冊有身份證,還戴有生命體征檢測儀,各項數據通過無線網絡發送到實驗室,奶牛一生病,便可以及時發現處置。高科技的運用同樣體現在擠奶機器人身上,他們能在擠奶過程中快速化驗牛奶的關鍵指標。
荷蘭監管模式的關鍵環節就是第三方實驗室的監測。公司從牧場收奶的時候會進行取樣,樣品將送往兩個不同的實驗室。公司自己的實驗室負責監測污染物質,而第三方實驗室則還要監測紛繁復雜的營養物質成分。
“第三方實驗室”的高效,不在于它能以火眼金睛抓出問題乳制品,還在于實驗數據將為奶源定價提供參考,從而鼓勵和引導奶農更注重提升牛奶品質,同時給乳業研究和產業研發提供支撐,在乳企、牧場和大學之間形成良性互動的黃金鐵三角。
荷蘭乳業巨頭菲仕蘭公司就是和荷蘭一家專業的乳業檢測公司Qlip進行合作,購買其專業服務作為自己的第三方實驗室。
實際上,這種第三方的理念貫穿在荷蘭乳業鏈的方方面面,甚至牧場管理、飼料都有第三方的影子。例如負責收奶的奶罐車也是由專業的收奶公司提供,奶罐車司機需要經過專業培訓,有能力對奶源做初步檢測。
荷蘭乳制品的口碑在外,恐怕得感謝荷蘭乳業所倚重的“第三方”理念,第三方的專業服務不僅在各個環節做到了*專業,也讓監管的理念在一開始就從單純的管制提升到服務和品質的精益求精。這就和李克強總理強調的用第三方評估來促進政府管理方式**的道理一樣。菲仕蘭公司和中國輝山乳業在未來將建合資企業,荷蘭方面應當把第三方理念引入到與中國的合作。中國的乳業監管模式應借此良機,突破舊有思維,走出一條符合國情的**之路。期待中國乳業真正喚起國人的信心。
來源:科技日報
電話:0755-25928978 89512173 傳真:0755-89512173 地址:深圳市福田區八卦三路榮生大廈402室